6省国补资金被骗及违规使用过亿
网络 09-09
为高效利用“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两新”国补成为多省份审计的重点。近期,26个省份的审计部门公开了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据梳理,其中6个省份关注了国补政策落实情况,发现骗补及违规使用资金超1亿元。
在骗补问题上,多地审计报告揭露了严重情况。湖南审计指出,汽车置换、农机报废更新等领域存在补贴资金被骗取或违规使用,金额约9373万元。黑龙江审计发现,部分经销商通过以旧顶新、更换铭牌等手段骗取补贴,个别生产企业甚至与经销商串通,虚假销售劣质农机骗补。重庆审计报告称,部分以旧换新补贴被骗取套取,个别经销商在活动期间涨价,影响政策效果。河北、山东、甘肃等地也均存在类似问题,涉及金额从几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
针对骗补行为,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均采取严厉措施。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贴资金落到实处。地方上,山东设置了“市级审核+省级复核”两道程序,强化审核降低风险,并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监管,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重庆则构建了“五方”监管体系,明确三级主体监管责任,保障资金合规安全。
此外,地方审计还发现国补资金兑付存在不通畅、不及时等问题。如山东部分消费者因提交非一类银行卡而无法及时兑付补贴,黑龙江家电和汽车补贴资金兑付缓慢。为解决这些问题,山东优化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发放流程,将“市级审核—省级复核—发放补贴”调整为“市级审核—发放补贴—省级复核”,缩短申领时间。同时,山东还建立了家电以旧换新资金预拨机制,最高预拨80%资金给企业,减轻企业资金垫付压力,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两新”国补资金真正惠及消费者和企业,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有效实施。
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