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蒙约履约迈向新篇章,事关中国家电、汽车、冷链等行业制冷剂替代


R290快讯 04-24 刘拓

  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基加利协议的缔约国,我国正在面临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管控氢氟碳化物(HFCs)的双重履约重任。2025年4月9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以及海关总署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

  方案提及,为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坚持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我国未来需分行业、分物质开展ODS淘汰和削减行动,以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切实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方案就受管控物质,用途与分类,管控目标以及管控方式、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部署,为相关行业、相关单位的实践行动提供了指南和准绳。

  在受控物质名单中,与家电行业直接相关是HCFCs 和 HFCs,主要用于空调、冰箱等产品的制冷环节。方案提到,目前我国已确定HCFCs 和 HFCs削减基线与步骤,其中,HCFCs 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2.91万吨和 1.89 万吨消耗臭氧潜能值基础上,2025年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2030年则均削减至基线值的97.5%,仅保留2.5%用于满足空调维修等用途的需求。而HFCs 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18.53亿吨和9.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基础上,2029 年均需削减至基线值的10%。

  从细分行业来看,家电业HCFCs的使用量在2025年需至少削减至行业基线值的70%,且到2030年1月1日起,完全禁止生产以HCFCs为制冷剂的家电设备;而在工商制冷空调行业,HCFCs使用量在2025年需削减至行业基线值的67.5%,且自2027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HCFCs为制冷剂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自2030年1月1日起,完全禁止生产以HCFCs为制冷剂的工商制冷空调设备。另外,用于冰箱保温层的聚氨酯泡沫行业,自2026年7月1日起,也要禁止生产以HCFC-141b为发泡剂的产品。

  再看HFCs的控制与削减,方案规定,HFCs的削减将优先于汽车、家电、工商制冷空调等领域开展,其中汽车行业自2029年7月1日起,禁止新申请公告的M1类车辆空调使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鼓励在电动汽车热系统领域展开自然工质制冷剂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家电领域,自2026年1月1日起,将禁止生产以HFCs为制冷剂的冰箱和冰柜产品;自2029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用于国内销售的充注GWP值大于750制冷剂的空调,但家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除外;鼓励使用自然工质制冷剂。

  而工商制冷空调行业则自2029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充注GWP值大于750制冷剂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额定制冷/制热量≤12kW)、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额定制冷量/制热量≤12kW);禁止生产或新建、扩建充注GWP值大于2500制冷剂的其他制冷设备或制冷系统(蒸发温度-50℃以下设备除外)。同时鼓励工业及冷链物流领域大中型制冷系统和轻型商用制冷设备使用自然工质制冷剂。

评论
发表评论
×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短信验证码不能为空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密码确认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