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三季报分化:美的重B端,海尔向海外,格力多元化
家电行业2025年三季报落幕,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等家电三大巨头业绩继续分化。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业绩稳中有升,格力电器业绩承压,第三季度拖累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具体而言,美的集团B端业务表现好于C端业务,海尔智家海外营收增速高于国内业务,格力电器加码多元化、多品牌化。与此同时,空调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掀起价格战,美的叠加华凌,海尔携统帅,格力推晶弘、致享家等应战,小米空调武汉工厂投产,空调行业格局悄然生变。
2025年第三季度,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效应趋弱,家电行业需求逐渐承压、行业竞争加剧。据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家电行业(不含3C)零售额达1988亿元,同比下滑3.2%;2025年前三季度家电行业零售额(不含3C)达6701亿元,同比增长5.2%。从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美的集团营收与归母净利润规模与增速位居第一。海尔智家公司业绩稳中有升,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格力电器承压,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下滑,不过,其归母净利润规模还是位居第二。
美的集团前三季度在B端业务上成绩斐然,新能源及工业技术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21%;智能建筑科技营收281亿元,同比增长25%;机器人与自动化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9%。随着全球C端市场趋于饱和,新的增长动能必须从B端挖掘。今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ToB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高于ToC业务13%的增速。今年以来,美的集团还加紧布局机器人产业,针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二是家电机器人化,在家电产品中融入机器人和AI技术,例如视觉识别、机械臂运用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三是聚焦机器人整机开发,深入挖掘应用场景,积极布局核心技术。东莞证券分析师魏红梅认为,预计今年下半年美的人形机器人将进入线下商业类门店场景。
海尔智家多品牌战略升级持续深化,前三季度高端品牌卡萨帝增长18%、Leader品牌收入增长25%。截至9月底,懒人洗系列产品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此外,公司海外前三季度销售累计同比增长10.5%。从第三季度来看,海尔智家业绩更加稳定,归母净利润涨幅最大。
格力电器在多元化道路上持续发力。今年以来,格力电器加大非空调品类拓展,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今年3月董明珠健康家首店落地北京以来,董明珠健康家在全国已建设970多家,消费者对非空调品类关注度和购买量增长显著。公司将根据“成熟一家,开设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门店新建和改造。不过,空调行业市场争夺战持续,格力空调不仅面临美的空调、海尔空调等传统对手,还迎来小米空调新势力竞争。今年8月,小米空调跃居“中国空调销量第三”“小米空调7月线上销量超格力”的信息此起彼伏。
对于空调市场价格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8月表示,家电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大家不再追求技术突破,转而以简单地偷工减料,以低价格忽悠用户。我们要坚守品质,消费者总有一天会看到,如果图便宜买1000元的空调,面临的维修成本远远大于购买一台质量好的产品,劣质产品耗电量也是正常产品耗电量的翻倍。近期,格力空调先后在京东平台推出“小凉神”系列,在天猫平台布局“致享家”品牌,且两个品牌产品均主打性价比定位,售价较格力主品牌有明显下探。
小米集团今年也动作不断,10月28日,小米继手机、汽车之后的第三家大型制造工厂——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一期正式竣工投产。工厂占地超750亩,总投资规划超25亿元,峰值年产能可达700万套,预计年产值140亿元,2026年将开启空调产品大规模量产,实现高端空调自研自产。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再次表示,“未来五年,小米要成为中国大家电头部品牌,推动大家电业务达千亿规模,空调业务目标进入中国市场前二。”
业内人人士分析认为,格力布局性价比品牌的举措,反映了空调市场竞争的新动向。在美的市占率领跑、小米快速增长的市场格局下,格力的双线布局既是对现有市场地位的防守,也是对增长空间的探索。面对格力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的延伸,二线品牌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在头部品牌的下压压力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空调市场的这一轮调整,最终将促使各品牌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客群和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