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关税变数下,中国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网络 10-13

  虽然美国过去半年关税税率频繁变化,但中国小家电出口企业也在寻找应对方法。在近日对中小家电企业的采访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型的小家电出口企业虽然在探索海外设厂的可能性,但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对比,这些企业仍然感到,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乐途电器总经理黎明阳的案例颇具代表性。该公司半年前计划在柬埔寨、马来西亚设厂,但经实地考察发现,柬埔寨电力供应不稳定,马来西亚工人月薪已达3700-3800元人民币,且近半年人工成本上涨7%-8%,厂房租金涨至每平方米9美元,制造成本较中国高出15%。黎明阳直言:“若中美对美出口关税差距不大,东南亚设厂无成本优势。”目前,乐途出口美国的电风扇仍100%在广东中山生产,本月虽将考察墨西哥,但当地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已被提前预警。

  墨西哥北美富华山工业园董事长胡海指出,中国白色家电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虽有出海趋势,但墨西哥本地产业链仍无法完全匹配中资企业需求,从模具到塑料件的配套缺口显著。这种产业链断层,进一步削弱了海外设厂的吸引力。

  对于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的企业,出海意愿更弱。顺德一家咖啡机出口企业表示,其美国客户占比不足,无需因关税调整布局海外;慈溪家电馆创始人余雪辉透露,当地中小型企业美国市场占比仅15%-20%,面对关税变动普遍持观望态度,“做不了美国市场就换其他市场补上”。数据显示,宁波3000余家家电企业中,仅约20家在东南亚建厂,占比不足1%,且远程管理挑战重重。

  龙头企业虽已提前海外布局,但亦凸显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新宝股份在印尼设厂后,今年8月仍向美国出口69万件小家电,出口额达1560万美元,其成功依赖于印尼海关保税区的原材料进口便利。然而,新宝案例更多体现为全球化布局的补充,而非国内基地的替代。广东宏日科技高级副总裁刘春雨坦言,中小企业国际化需长远规划,关税仅是考量因素之一,市场潜力与综合成本才是决策关键。

  资深专家建议,企业应坚持自主创新与市场多元化,部分中小企业已开始探索海外新市场。在这场关税变局中,中国小家电产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配套能力与持续的创新力,正以“成本+效率+品质”的组合优势,稳守全球制造核心地位。

评论
发表评论
×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短信验证码不能为空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密码确认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