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推“市集”,探索电商新路径
近日,小红书以一场别具烟火气的线下 “市集” 取代电商大会,并在 App 底部导航栏将核心位置 “热门” 替换为 “市集”,这一重大产品变化,引发广泛关注,也标志着小红书在电商领域探索迈出关键一步。
多年来,小红书对电商的思考与尝试从未停止。其电商发展历程,是将 “人” 的价值发挥到极致的探索史。从早期用户交易零散发生,到 “买手” 模式成功跑通,如董洁、章小蕙等凭借信任与品味为用户筛选商品;再到具社区原生性的 “主理人模式” 兴起,众多博主基于生活方式分享商品,构成独特供给侧。但以 “人” 为核心的模式带来交易碎片化问题,用户购物心智难建立,商家经营预期不稳定。
在此背景下,“市集” 应运而生。小红书电商团队表示,推出 “市集” 旨在为 “人” 与 “货” 提供稳定集中的 “场”,构建用户购物心智,优化用户体验,为商家和买手打造稳定经营阵地,核心比拼商品力、审美及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市集” 一词蕴含 “逛”“发现”“互动” 和 “非标” 属性,与传统货架电商逻辑形成鲜明对比。产品设计和推荐逻辑融入大量笔记、买手橱窗等优质内容,打通社区兴趣数据推荐商品。线下市集更是将这种消费体验具象化,如 “寰宇游牧” 摊位带来民族风情体验,“grapeCASA” 提供 T 恤 DIY 服务,营造出 “附近感” 与 “人情味”,满足新一代消费者为体验、情绪和认同感付费的需求。
从本质上看,小红书 “市集” 在电商供需间创造丰富 “上下文”,赋予商品文化、情感和社交价值,改变供需匹配逻辑。同时,小红书推出 “百万免佣计划” 等政策吸引优质 “新供给”。随着 “人、货、场” 飞轮转动,“市集” 有望打造上下文丰富、用户心智清晰的消费场,为小红书电商提供全新增量空间,实现其 “让市集成为用户爱上小红书的第二个理由” 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