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iPhone于骂声中称王:苹果的“销量传奇”与它的“创新困局”
网络 08-04
社交媒体上,“果粉”与“安卓党”骂战不停,可苹果财报却以亮眼数字回应。8月1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iPhone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增13.5%,大中华区终结七连跌,同比增4.4%。每年iPhone发布季前后舆论不佳,但次年618大促,iPhone总以霸榜前三的成绩证明其号召力,今年618,iPhone 16系列三款产品连续35天霸占前三。
这“冰火两重天”,折射出苹果的独特困境:是舆论场上的“全民公敌”,又是消费市场的“不败神话”。即便在安卓阵营狂卷AI、折叠屏的当下,iPhone仍靠“降价+国补”组合拳,将高端市场变成“护城河”。
iPhone的“护城河”深厚。iOS系统封闭、设备间无缝连接与协同,将用户牢牢捆绑。用户更换阵营成本高昂,即便吐槽“充电慢”“信号差”,也因“沉没成本效应”难以割舍。今年618,iPhone 16 Pro降价叠加国补,以5499元登顶热销榜,这种“自降身价”策略,让中产消费者产生“薅羊毛”快感。
然而,苹果也面临危机。智能手机黄金时代结束,全球出货量停滞,iPhone在大中华区增长依赖短期因素,“收割模式”难以为继。当微软、英伟达凭借AI冲向高市值时,苹果AI布局迟缓,Vision Pro也沦为“极客玩具”。
苹果的财报数字虽华丽,但背后是增长焦虑、战略摇摆和创新动能衰减。库克需思考:苹果还是不是“定义未来的科技公司”?苹果的下一个十年,是创新突围,还是守成衰落,这场博弈值得关注。
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