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三力叠加共振,带动2025年 “6·18” 手机市场稳健增长


GfK中怡康 07-04

  2025年,尽管一些地区出现了部分品类国补暂停或限流的现象,“6·18”市场仍表现出了相对乐观的态势。深入剖析原因,GfK认为,产品力、国补、促销节点参与积极性是当前驱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三大因素,三者叠加,形成共振,方能深度激发用户购买意愿,持续扩大消费需求。

  *由于2025年“6·18”比去年提前一周开启预售,本文中“6·18”数据选取今年及去年第21至24周作为对比。

  根据GfK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数据,2025年“6·18”期间,市场零售总量达234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约9%,环比前4周销量增长24%。GfK认为,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新产品刺激以及高价位产品显著降价对市场的提振。

https://upload.cheaa.com/2025/0703/1751510710426

  众多新品刺激及发布节奏变化,驱动4K-价位段稳定增长

  从新品发布角度看,截至第24周,上市3个月以内的新品数量为48个,同比去年增加11个,且新品在“6·18”期间的销量占比、同比涨幅,均高于去年同期。

https://upload.cheaa.com/2025/0703/1751510720295

  同时,新品结构呈现出显著特点:一方面,3000~6000元(含3000元)价位段的新品数量激增;另一方面,国补政策虽在部分地区的线上市场出现暂停、限流的状态,但从消费者偏好来看,2000~4000元(含2000元)价位段新品仍更受青睐,“折扣最大化”的惯性在部分用户当中已经形成;最后,新品节奏变化亦成为关键影响因素。华为、OPPO、一加等重点厂商调整新品节奏,推出不同于传统发布节奏的加速迭代或扩展系列产品,成为在“6·18”期间支撑对应价位段增长的重要力量。

  老品吸引力下滑,但苹果热品降价叠加补贴,引领6K+价位段大卖

  在众多新品发布的影响之下,“6·18”期间,整体老产品销量同比下降6%,且价位段变化趋势与新品相反,但其中6000元及以上价位段销量同比激增41%。究其原因,苹果在6000元以上价位段主力产品的显著降价叠加国补,是支撑“6·18”期间老品销量结构变化的主因。

https://upload.cheaa.com/2025/0703/1751510729146

  “产品”是核心,产品力、国补、促销节点三者共振促发展

  2025年至今,市场需求在上半年呈现出过山车式的波动。此表现已证明,若产品创新力、吸引力不足,或品牌方投入积极性不够,仅依靠或利用国家补贴,短期爆发后,难以带动长期稳定的增长。

  自第4周起,国补政策大幅激发了市场需求。随后,因老产品拉力不足、低预算用户需求未获得有效刺激,以及下沉市场渠道国补资金压力等问题,市场承受了近两月的同比持续下滑。

  直至4月开始,随着面向细分市场、更具差异化且“量大管饱”的新品推出,以及部分年度新品上市,市场增长终于温和回正。到“6·18”期间,市场预热提前启动,品牌方更加积极的资源投入、更具针对性的产品节奏变化,与消费者促销惯性、国家补贴协同共振,有效推动了市场持续而稳健的增长。

  今年的“6·18”大促,无疑是对上半年市场的一次全方位审视与深度总结,也可作为下半年及全年的市场需求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而纵观产品、国补、促销节点三大影响因素,“产品”作为核心影响因素,对未来市场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无疑。

评论
发表评论
×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短信验证码不能为空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密码确认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