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灵巧手市场广阔 产业资本竞相布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机器人灵巧手作为关键部件,正逐渐成为产业焦点,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众多产业资本竞相布局。
灵巧手堪称机器人的“最后一厘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触觉作为仅次于视觉的重要信息来源,使得灵巧手成为人形机器人在现实世界实现灵巧操作的核心工具。无论是双足机器人,还是四足、轮式乃至无人机,灵巧手都能作为执行末端,在工业、医疗等多个场景发挥关键作用。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约为76万只、17亿美元,到2030年将突破141万只、30亿美元,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灵巧手市场的巨大潜力。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上市公司和产业资本纷纷加速布局。中科灵犀最新发布的连杆式灵巧手整手18个自由度,握持力大于50N;绳驱式灵巧手整手22个自由度,握持力大于30N。兆威机电凭借精密减速箱、高性能电机和电控系统的产品组合优势,成功开发并推出仿生机器人灵巧手产品;速腾聚创推出具有20个自由度的第二代灵巧手,可结合各类传感器的感知信息与手部动作进行闭环控制;宇树科技发布的Unitree Dex5灵巧手,单手具备20个自由度、94个灵敏触点,能灵活完成抓取橙子、打扑克、拧魔方等动作。此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涉足灵巧手赛道,如比亚迪超亿元战略投资帕西尼感知科技,进一步凸显了产业资本对灵巧手市场的看好。
然而,灵巧手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其技术难度堪称“皇冠顶端的明珠”。在执行精细操作时,灵巧手的性能直接代表人形机器人的整体性能。以拿鸡蛋为例,灵巧手需凭借触觉传感器获取压力和摩擦力等信息,才能实现对鸡蛋的精准抓放。目前,灵巧手技术面临着控制系统、成本、技术路线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控制系统方面,具身控制从电机和机械结构层面跨越到机器人整机控制,缺乏小脑协调会给机器人大脑带来负担;成本上,灵巧手成本高昂,要走进千家万户,必须实现性能与价格的平衡;在驱动方式上,多种技术路线尚未形成共识,且还需关注使用寿命、速度、灵敏性等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可以确定的是,人形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融入人类环境,灵巧手因其泛化能力强,适配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将成为终局解决方案。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执行部件,灵巧手也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放量预期,有望率先迎来产业化落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灵巧手必将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