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海信控股董事会成员变更,广泛引入资本力量“所图非小”


中国家电网 04-17 刘拓

  近日,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信控股”)董事会成员发生改组,原独立董事张亚勤;董事陈彩霞、刘鑫;监事许晓蓉、夏峰、杨馨、曲俊宇、刘振等8人退出,新增JIAO SHUGE、王新宇、金志国等3人为董事。

http://upload.cheaa.com/2025/0417/1744853476357

  而据家电业内人士观察,新晋的三位董事背后均有资本与投行背景,这或者昭示着海信控股未来战略层面的转向。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JIAO SHUGE(焦树阁又名焦震)目前为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是鼎晖投资的6位合伙人之一,曾任职中金直投部。鼎晖投资专注于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另类资产管理,近年来相继投资有美的集团、九阳股份、顺丰控股、晨光文具等知名中国企业。

  金志国原是青岛啤酒董事长,后曾入职顾家家居、新华都、城运乐家等企业,旗下拥有多家投资公司。

  王新宇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海信家电第8届和第9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MBKPartners(安博凯直接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2010年9月至今任JP Capital Investment Limited公司董事总经理。

  近年来,海信控股在资本市场动作不断,截止目前集团旗下已经拥有海信视像、海信家电、三电控股、乾照光电以及科林电气等上市主体,形成了涉及家电、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医疗健康等产业的广泛布局。不过,伴随着AI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海信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也面临着部门拉通,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挑战,以智慧家居业务为例,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统肯定涉及黑白电等综合解决方案,但海信内部的黑电和白电业务分属于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两大上市体系,未来伴随着产业被场景所颠覆,海信集团内部亟需一场大刀阔斧的重组改革。

  另外,作为以家电起家的集团性企业,伴随着中国内地家电市场转入存量阶段,海信集团也亟需新的业务增长点,多年来海信控股旗下通过在汽车、新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产业的布局,B端业务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想要做大做强这些业务,离不开资本的介入。以2024年为例,海信网能刚刚斥资32亿元收购了科林电器控股权,但是要实现更好的“消化”,可能仍需更多资本介入。此外,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动荡以及产业链迁移,国际市场上产生出一些优秀的资产标的值得收购,包括海尔、美的等在内的大型企业,近两年在国际并购方面都有频繁动作,而这背后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而从海信控股此次董事会改组广泛引入资本力量看,未来海信的资产并购速度或将加速。

  近日,海信控股旗下主要的上市公司也先后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海信视像实现营收585.30亿元,同比增长9.17%;海信家电实现营收927.45亿元,同比增长8.35%;三电控股实现营收90.5亿元,同比增长43%;科林电器实现营收40.99亿元,同比增长4.98%。可以看到,海信集团旗下业务整体增长强劲,产业多元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评论
发表评论
×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短信验证码不能为空
用户名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密码确认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