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与“突围”:一季度外贸新高下家电业“冷热”中寻新机
一季度外贸数据再创新高,10.3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连续8个季度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却难掩关税风暴带来的寒意。面对突如其来的外部挑战,家电业却展现出“以攻为守”的底气——这一底气,既来自全球产业链的韧性,更源于中国制造的“破冰”智慧。
海关数据显示,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7%,其中家电品类表现亮眼:一季度家用电器出口额增速领跑,对东盟、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出口量激增。然而,美国市场的关税重压下,企业利润率承压明显。行业人士直言:“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中国家电的全球化布局已形成‘双保险’——既深耕欧美高端市场,更在‘一带一路’沿线开辟新战场。”
中国家电业的底气,首先源于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从东莞的“稳外贸八条”到深圳的“深企e贸”平台,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企业通过“技术出海”在越南、墨西哥建厂规避关税,同时依托国内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反哺全球市场。以TCL为例,其中东非市场份额三年内增长200%,正是凭借“研发在深圳、制造在埃塞”的灵活模式。
当北美市场陷入僵局,中东非、东欧独联体等新兴市场正成为新蓝海。奥维睿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月中国对中东非电视出口量同比增5.8%,沙特阿拉伯增速达32.9%。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推进,或将为家电业打开万亿级新市场——一旦落地,中国家电对日韩出口成本有望下降15%。
在关税之外,中国家电的“破冰”密码更在于技术迭代。从海尔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到美的的智能家电生态,企业正以“技术换市场”。海关总署发言人强调:“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更是全球家电创新策源地。”这种“硬实力”,正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终极武器。
关税风暴下,中国家电业正上演一场“冷热交织”的突围战。短期来看,政策托底与市场多元化是“缓冲垫”;长期而言,产业链韧性、技术突破与新兴市场开拓,才是破局的关键。正如行业人士所言:“风浪越大,越能看清谁在‘裸泳’——而中国家电,显然已穿上‘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