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史密斯深耕中国20年的三字经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也是A.O.史密斯深耕中国的第20个年头。虽然,比起“四十不惑”的“改革开放”,A.O.史密斯在中国的“二十年”略显年轻。但它的实力不容小觑,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A.O.史密斯中国公司从单一品类跨越成为涵盖热水、净水、采暖、空气净化等多品类的家电行业领导品牌,保持了年均20%-35%的快速增长。
单看数据或许并不直观,换一种更直白的表述,如果08年你在北京入手一套房,那么2018年它或许会给你带来非常丰厚的溢价。但买房却比不上买A.O.史密斯股票的收益高,因为从2008年至今其股价上涨近20倍。
十年的时间,股票将近20倍的增长,资本层面对A.O.史密斯认可的背后,源于它后来者居上的能力。美国A.O.史密斯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公司总裁丁威曾坦言,A.O.史密斯在很多品类都不是市场的先行者,但总能后来居上,例如在净水行业,它只用了8年时间,就从零做到了市场份额第一。细究其原因,大概就是三点——对用户的洞察、对技术的笃信和对质量的不懈追求。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第一步要做的往往是“本土化”,而本土化的根本则是洞察消费者实际需求。A.O.史密斯给中国消费者印象最深的产品,除了金圭内胆热水器应该就是空气净化器了。与很多企业只着眼于“PM2.5”不同,A.O.史密斯打破了空净行业“季节性”产品的标签,用“甲醛净化”填补行业空白。PM2.5来自于外界,而甲醛则伴随着家具以及装修材料而无间断释放,两者同样影响健康,因此单一抵抗雾霾的净化器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室内空气净化的需求。
此外还有净水器,前文提及A.O.史密斯用了8年时间位列净水行业市场份额第一,也与其充分挖掘消费者真正需求呈正相关。在进入市场初期,A.O.史密斯发现,很多企业的产品技术与欧美相似,非常简单,就是用活性炭过滤。但中国国情与欧美并不相同,我国各类工业、农业污染较重,水中污染物与欧美截然不同。所以,A.O.史密斯的净水器采用了反渗透原理,能最有效的过滤水中重金属等等污染物,充分挖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单靠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还不足以让A.O.史密斯后来者居上,以及上文提及的空气净化器为例,国内对环境中甲醛的安全浓度标准是0.1毫克每立方米,国外是0.03mg/m³,但丁威要求A.O.史密斯的产品不仅要达到国外的标准,还要向低至0.01mg/m³方向努力。此外,他还特别要求,空净除了效果好,更要体验好,数字显示、静音程度、滤芯滤网的寿命等等与质量有关的都要重视。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曾说,“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创新和技术进步。”不论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金圭内胆热水器,还是带有甲醛净化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以及反渗透净水器,这些产品正是A.O.史密斯对技术不懈追求的证明。
丁威在讲到A.O.史密斯百年不倒的成功之道时,特别把“以科技技术创新为核心”放在了首位。2003年,A.O.史密斯开始按照国际标准投建研发中心,每三到四年进行扩建;今年5月,其在中国筹划的环境电器全球超级产研基地投产。这些只是A.O.史密斯在技术研发上投入的一个缩影,据丁威介绍,全国超级产研基地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两者互补,可以为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市场提供更合适的产品。
技术实力的巅峰,让A.O.史密斯带来了第一个单独创新研发出的不同于欧美的净水产品,以及针对反渗透产品的研发,还有减少废水比,再到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等等。对技术、用户与品质三者的追求,才让A.O.史密斯能在中国家电行业后来者居上。
A.O.史密斯从不害怕改变,它重视技术与创新,追求行业最高标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或许可以从丁威对A.O.史密斯的信心,看出这家深耕中国20年的美国企业的智慧。他说,A.O.史密斯对自己的技术非常自信,始终相信它能够塑造行业领域的标准。因为A.O.史密斯是行业和技术的领导者,而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真正的行业难题。